目前,一些好的EPC公司每瓦成本已降到6.5元以下。
此外,各省(区、市)要按照中央简政放权要求,进一步完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管理细则,设立一站式备案管理服务窗口,简化项目备案和管理流程。他技术改造不是一夜就能改造的,给他两三年达到这个指标,两三年达不到指标你再来处罚。
我们是行动和言论的统一论者,而不是分立的。我认为第一个要出台各省用电清洁能源配额政策,这个文件要下来,那么这个非化石能源各个省要作为碳排放、能源考核的依据,有些可以抵充能源总量,不算在能源总量中间,有些碳排放、碳交易的事应该落实这个环保优惠政策接地政策。高端的你又接不上来,低端的,低端的又淘汰了,你的GDP不下来,经济不下行?新兴产业光伏产业国家花这么大力气做当然有这难那难,那大家要齐心协力来攻难嘛,来解决这个难题,不回避矛盾,不回避难题,各自想办法来解决难题,政府承担责任,企业主体,各方配合。派出机构要会同地方能源主管部门继续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专项监管工作,每半年、全年上报光伏发电专项监管报告,有关监管情况将向全社会公布,在全社会监督下共同改进工作。那么会议开幕以后可能总归要知道点什么,我感觉到我前面说了一大堆也比较快,我理了一下会议结束以后可能还要有几个要搞清楚的。
第二个要发展分布式太阳能关键是真强实干。经济工作为中心就在其中。2013年以前,国家对于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补贴主要是金太阳政策。
企业可以让市场去选择。由于国网《意见》是比较笼统的政策大纲,缺乏操作细则,各地电网在执行中对并网尺度掌握有偏差。所以后续财政部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电价补贴政策就将是国内光伏市场是否能够真正打开的一个关键。有的省仍然要求设计院出具的可研报告,报告费用昂贵,实际是换汤不换药,打备案之名,走核准之时。
2014年以前,光伏电站的项目审批执行的是核准制。2013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10GW,截至2013年底中国累计装机容量为17GW。
目前北京市电网要求,高压直管小区业主只能选择全部自用的并网方式,剥夺业主并网卖电的权利。它会给业主源源不断地发电创造价值,风险比证券产品低,维护起来很简单,比经营一家餐馆、公司等实业容易得多。光伏目前最需要的不是钱,不是地,而是政策和市场环境。《意见》新政执行两年来,全国各大城市涌现了一批居民私人光伏系统成功并网的吃螃蟹者,起到一定积极示范作用。
所以问题不是出在国网,而是财政部。光伏上网电费和度电补贴扣除17%的增值税率将极大地削弱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减少项目投资吸引力。比如: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至少要求1000万注册资金,可是一个普通居民光伏项目工程也就3-5万元左右,这么高的门槛是没有必要性的。支持分布式并网,承诺全额收购富余电力。
希望国网能够进一步简化并网流程,提高并网效率。但是国网解释,由于补贴属于国网转付给光伏业主,财政部在划拨补贴时,就已经扣税了。
为促进光伏终端市场的发展,必须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清除项目审批上的障碍,彻底解除电站投资者的疑虑。还有,高压直管小区(由物业代收电费的)业主,由于上传电量会涉及到电网、物业、业主的三方结算,比较麻烦。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光伏发电业主碰到主要问题是如何取得售电和补贴增值税发票。并网的执行问题还很多,让我们一起继续关注国网新政的执行力度和落实情况。打开国内市场的重要性近几年,中国光伏产业快速崛起,通过规模、技术和产业链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光伏能源成本下降。并网的受限极大地限制了光伏市场的发展:1.对于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如果只能自发自用,电站的建设容量必须受业主本身最大耗电量的限制,否则过多的发电只能浪费。1、国网代开光伏卖电发票,直接扣除17%增值税。这也是与国际接轨的讲求发电实际效果的事后补贴方式。
原来的项目核准程序是针对法人投资的大型能源类投资项目。电网要求光伏系统施工单位需要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建筑施工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这些门槛大大提高光伏的推广应用的资质要求和难度。
反观已出台项目备案办法的省区,对项目备案所需文件要求繁简不一。可是依据财政部13年发布财税[2013]66号文件,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光伏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50%政策,所以光伏上传电费不应该按17%扣税,而是只能扣8.5%(一半)2、国网在转付分布式光伏的补贴时,也扣除了17%的增值税。
有漏洞就会有人转空子,暗箱操作。2013年以来,虽然国家层面陆续出台针对以上问题的一系列政策,但在地方实际执行层面,进展较缓慢,政策完全落地不容乐观。
这个问题在欧美双反的倒逼下,我们终于看到了曙光。但是,光伏补贴和上网电费被扣税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分布式光伏项目由核准改为备案,是国家为了简化光伏项目的审批环节,减少业主审批成本的重要措施。有的省完全简化备案程序,参照自然人项目,统一由电网并网后登记备案,比如河北省。
发电使用有两种途径:1.自发自用2.出售给电网,就是并网上传。目前制约国内光伏市场的瓶颈不是成本和技术,而是政策滞后。
据了解甲级资质的项目申请报告大约20万一套,还要城市规划、环境评价、土地等审批报告。对于自然人项目,由电网并网完成后统一登记备案,但是对于法人项目(工厂企业项目),必须完成当地发改委备案才能领取度电补贴(0.42元)。
《意见》里制定的是45个工作日并网,可是实际流程一般会超过60天。可是目前蓄电池成本昂贵,维护成本高,一般的业主是承担不起的。
但是客观的说,这个装机量相对于中国巨大的组件产能,海量的可装机屋顶/荒地资源,仍然十分不足。国税局2014年6月针对性地出台了并网卖电发票由电网代开的政策,给居民业主简化了结算环节,算是及时雨。文件特别要求,备案工作应尽可能简化程序,免除发电业务许可、规划选址、土地预审、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及社会风险评估等支持性文件。政府通过规制引导,宏观协调,给新能源创造一个畅通、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电网平台就是救光伏。
为提高国家投入的经济性,2013年后,国家停止金太阳政策,改为以实际所发电量作为激励政策的计量标准,实行度电补贴政策。如此高的审批费用和繁琐的审批程序,这不是一个笑话吗?显然,这个核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分布式新能源的发展要求。
2、整个并网申请流程时间过长,手续复杂。二、审批难这个问题关键不在电网,而是发改委。
按照国务院2004年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能源类电站项目的投资建设项目需要取得政府相关部门的核准。通常一个50KW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全部投资才50万,而一个3KW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就基本能满足一户普通居民家庭的日常用电需求。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